
"Beyond merely nourishing the body, what we eat and with whom we eat can inspire and strengthen the bonds between individuals, communities, and even countries."
一個愛吃愛煮的人,該絕對是講飲講食電視節目的die hard fan吧。上星期四早回家,看了亞視國際台一齣documentary - The Meaning of Food,今晚也看了。 節目由一位名叫Marcus Samuelsson的「黐月利筋」廚師主持,由於介紹煮食過程的片段不多,便沒放多少心思去看。直至看到一位媽媽以快、狠、勁的高超唧cream技術,為女兒婚宴中每檯做一個蛋糕,才繼續用心去看,愈看愈越沉重,卻愈看愈好看!
Food Speaks. 在納粹德國的女性集中營裏,甲女士聽到睡在上鋪的兩位太太,鉅細無遺地說著家鄉傳統食譜,不禁眼冒火星──她們可是每隔兩三天才獲分發一塊麵包,已然飢腸轆轆,還得咽著口水,聽著想著那些遙不可及的美食,簡直是折磨!後來,她才知道,她們不知道誰能繼續生存,為了給下一代保留傳統,才把它們口傳下來。最後,她們去世了,甲女士僥倖生還,大戰後,就將那很多很多個晚上聽到的食譜出版成書 (
In Memory's Kitchen: A Legacy from the Women of Terezin),以警世人……
多年前,美國某州(忘了)監獄內的囚犯乙某獲派替死囚做「最後晚餐」的工作,他最初老大不願意,直至一次,一位死囚吃過他做的食物,向他衷心致謝,他才感覺自己工作的重要。快將要死的人,會選甚麼做最後一餐的食物?有人選牛扒,有人選漢堡包薯條,有人選冰淇淋。乙某邊做邊想:「他/她們為甚麼這樣選?這對他/她們一定有極重大的意義吧!」乙某知道自己做的每一餐,都包含了一個生命的故事,所以,他很用心地做下去……
Food Bonds. 美國某鎮(忘了)有一種代代相傳的小吃──kolaches。為了加強老少兩代的溝通,該鎮每年都會舉辦kolaches大賽。每年,家中的婆婆媽媽都會出山教兒子孫子做kolaches參賽,那可是當地的盛事。平素看似不可一世的年青人小孩子,真的因著這件盛事而虛心受教;孫子贏了比賽,婆婆也真的樂得要哭出來了……
The Meaning of Food,嚴重推薦!